發布時間:2020-03-17所屬分類:醫學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目的:從實證的角度分析住院患者的就醫責任意識及其影響因素,以期為相關的管理政策提供依據和建議。方法:采用橫斷面設計,樣本來自全國7個省/直轄市的64家三級綜合醫院的住院患者5=7225),自變量是對醫護人員的尊重與信任、最近三年住院次數及家屬中
[摘要]目的:從實證的角度分析住院患者的就醫責任意識及其影響因素,以期為相關的管理政策提供依據和建議。方法:采用橫斷面設計,樣本來自全國7個省/直轄市的64家三級綜合醫院的住院患者5=7225),自變量是對醫護人員的尊重與信任、最近三年住院次數及家屬中從事醫護工作的人數等,控制變量為社會人口學指標。結果:總體上,調查對象報告的對醫院秩序的責任意識“不知道、無、很小、較小”的占20. 77%;多因素分析結果顯示:對病人遵循醫院秩序的責任意識具有正向影響的是對醫護人員的尊重與信任,有負向影響的是家屬中從事醫護人員的人數較多和最近三年住院次數較多。結論:患者重視其權利的同時,不應該忽視其相應的責任。尊重與信任醫護人員對患者就醫責任意識的影響提示衛生專業技術人員個人行為的作用及醫院相關管理政策的重點對象。病人的住院次數及其家屬中從事醫護工作的人數對其責任意識的影響則提示病人教育的必要性。
[關鍵詞]病人責任;病人權利;衛生服務研究;病人管理
作為消費者權益的重要組成部分,病人的權利是其在衛生服務領域中具體體現,“以病人為中心”是其表現形式,但作為權利的對立統一的另一面 義務(即責任:responsibility),似乎被很多消費者(包括病人)遺忘了o現有相關文獻大多數關注的是衛生服務供方的責任,很少涉及衛生服務需方,即病人的責任[5-91o
雖然最近有文獻提到病人的責任,但多關注的是病人對自身健康的責任,如加強鍛煉的責任、戒煙限酒的責任等,而不是其作為病人在就醫過程中的責任[,0-'2,o對此,本研究擬通過一個全國三級綜合醫院的抽樣調查,從實證的角度分析住院病人的就醫責任意識及其影響因素,以期為相關的管理政策提供依據和建議。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與樣本來源
本研究采用的是分層整群抽樣:第一階段,按照地理位置, 從東部(山東和江蘇)、西部(甘肅和云南)分別抽樣了兩個省, 中部(廣東、湖北、北京)抽樣了三個省/直轄市;第二階段,在每個省份,分別抽樣了 1家省級西醫院和1家省級中醫院;在省會城市抽樣2~3家市級西醫院和1家市級中醫院;第三階段, 在每個省運用便利抽樣選取了 2個市,然后每個市再抽取2家市級西醫院和1家市級中醫院,在抽取的72家三級醫院中,8 家拒絕調查,64家參與了調查;第四階段,在被抽中的醫院運用便利抽樣抽取4個手術科室和4個非手術科室(西醫院的抽樣中排除中醫科室),最終有451個科室接受了調査,科室的全部住院病人都被邀請參與調查。經過訓練的調查員將問卷分發到每個科室,告知調查的目的和自愿參與原則。問卷采用匿名自填形式。調査共發放病人問卷20731份,無應答問卷10118 份(4& 81%),回收的問卷經過調査員筆跡核查及電腦的邏輯檢査,剔除無效問卷3388份(16. 34% ),有效問卷7225份 (34.85%)。調査的時間是2014年7月至2015年5月。
1.2研究變量
考慮到多條目問卷病人填寫的可行性及其調查質量保障在參考醫院的相關調査基礎上,通過專家咨詢等自行設計的調查指標!,4-'7]0正式調查前,在湖北省內選擇了多家公立醫院進行預調查,進一步完善了測量指標。因變量為病人遵守醫院秩序的責任意識(采取的調查方式是:您認為病人是否有責任遵守醫院的醫療秩序,Likert五等級評分:不知道、無、很少、較小、較/很大);自變量是響因素信任醫生、信任護士、尊重醫生、尊重護士(采用的調査方式是:總體上,您認為現階段值得信任/尊重的醫生/護士是多還是少,Likert五等級評分:很少、較少、一般、較多、很多),親戚中醫護人員的個數(在您的家人/親戚中,從事醫護工作的有幾個:0個、1個、2個、3個、24 個)和最近三年住院次數(不算本次住院,最近三年您總共住院幾次:0次、1次、2次、3次、M4次)。社會人口學指標(性別、年齡、文化程度、婚姻狀況、醫保和經濟狀況)作為控制變量。
1.3統計分析
采用Epidata 3. 1軟件雙人、雙機錄入數據并進行核查比對、邏輯檢查,清理并校對錄入的數據。SAS 9. 2軟件開展統計分析,了解樣本構成、調査對象社會人口學分布、就醫相關因素分析等;采用多因素的Logistic回歸分析。回歸模型的系數均報告為優勢比(odds ratios, OR)和95%的可信區間(confidence intervals,Cis) ,P<0. 05認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調查對象的人口特征及其遵守醫院秩序責任意識的分布分析結果顯示,調查對象中男性占52. 60% ;調査對象自我報告的經濟狀況很好(7. 70%)和比較好(20. 10% )均高于很差 (6. 60%)和比較差(10. 60% );另外,91. 20%的調査對象有醫療保險。總體上,調査對象報告的對醫院秩序的責任意識“不知道”、“無”、“很小”、“較小”的比例占20. 77% (其中壓根“不知道”自己有責任的和認為自己壓根“無”責任的患者,與“很小”和“較小”的,各約占10% )0
在社會人口特征中,總體上,經濟狀況較差/很差的患者中無或低責任意識的占21. 70% ,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的患者中無或低責任意識占16.20%,不同經濟狀況和文化程度的患者的責任意識之間的差異,在統計學上具有顯著性意義:文化程度越高,責任意識越高(P <0.0001);經濟狀況越好,責任意識越高(PcO.0001),具體見表1。
2.2調查對象遵守醫院秩序的責任意識的影響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將病人遵守醫院秩序的責任意識(不知道/無/很小/較小賦值為0,較/很大賦值為1)作為因變量,將信任醫生、尊重醫生、信任護士、尊重護士、家人/親戚中醫護人員的個數、最近三年住院次數,社會人口因素作為控制變量,分析結果見表2。
推薦閱讀:衛生系統晉職稱論文發表指導
信任醫生和護士對病人遵守醫院秩序的責任意識具有積極作用(相對信任很少而言,信任醫生很多OR = 1. 76,95% CI: 1.01 -3.07;信任護士較多 OR = 1.89,95% CI:1.06 - 3. 39),尊重醫生和護士對病人遵守醫院秩序的責任意識具有積極作用(相對尊重很少而言,尊重醫生很多OR =3. 60,95% CI: 1.92 -6. 72;尊重護士很多 OR =2.48,95% CI: 1.22 -5.01)。相對親戚中沒有醫護人員的病人而言,家屬中有1個、2個和3個醫護人員的病人,其遵守醫院秩序的責任意識均降低(親戚中有三個醫護人員的責任意識OR = 0. 52,95% CI:0. 40 -0. 68),但當親戚中醫護人員數在4個及以上時,這種影響呈現增加的趨勢,但沒有統計學的顯著性(OR = 1. 43,95% CI:0. 96-2. 13;P = 0.076)o病人最近三年住院次數的影響與親戚中醫護人員的個數具有較大的相似性,所不同的是住院次數從1次到4 次,其影響均是降低的,且4次以上的降低的影響也沒有達到統計學的顯著性(OR =0. 80,95% CI:0. 63 -1.01 ;P =0.063) o
3討論
3.1研究結果的解釋
在消費者權益至上的社會大環境下,病人的權利意識與維權意識得到了空前的發展,但與之相對應的責任意識很少被強調,無論是媒體還是學術研究。從法律的角度來講,一個人可以放棄其可以享受的權利,但不能放棄其應盡的責任。本研究結果顯示,有約五分之一的患者責任意識低(很少或較少)或無(不知道或沒有),特別是經濟狀況較差/很差的病人和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的病人,增強患者的責任意識應該引起全社會的高度重視。
無論是對醫生還是對護士,病人感知的值得信任和尊重的人數越多,對提高其遵守醫院秩序的責任意識具有促進作用, 這在可能揭示專業技術人員在促進病人責任意識中的作用,這不僅是對醫生和護士的個人行為提醒與重視,也是對醫院管理政策中對專業人員的重視;進一步講,醫院的“以病人為中心” 政策實施,可能需要分兩步來實施:即先由醫院(群體角度)實施“以醫生和護士為中心”,再由醫生和護士(個體角度)實施 “以病人為中心”。另外,從OR值的大小來看,無論是尊重還是信任,醫生均高于護士,這一方面揭示醫生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同時揭示了護士的弱勢地位,這二者均值得醫院管理者和衛生決策者的重視。
相對親戚朋友中沒有醫護人員的病人而言,親戚朋友有1 -3個醫護人員的病人對遵守醫院秩序的責任意識顯著低一些,其中的原因可能與中國的人情文化有關,即家里有熟人在醫院,想到的往往是可以幫忙走捷徑,而很多的捷徑實際上是破壞了醫院就醫秩序的,而在熟人文化背景下,這種走捷徑往往認為理所當然、情理之中的事情,自然而然其遵守醫院秩序的責任意識淡薄。值得指出的是病人的親戚朋友中有4個及以上醫護人員的,其遵守醫院秩序的責任意識高于沒有醫護人員的病人,雖然沒有達到統計學的顯著性意義,但仍然存在這種可能性,其中的原因可能是這些病人對醫護人員的工作了解更多,更加體諒其工作的難處,進而提高了其遵守醫院秩序的責任意識。
研究者本以為,病人的住院次數越多,與醫護人員和醫院接觸也會越多,理應對其了解更多,相應地責任意識也應更高, 但調査的實際結果卻顯示,相對以前沒有住院的病人而言,有過住院經歷的病人,其遵守醫院秩序的責任意識更低。其中的原因可能有兩個:一方面是多次住院本身就揭示其身體不好或者病情嚴重,久治不愈容易產生埋怨情緒甚至怨恨心理,因此其對遵守醫院秩序的責任意識降低;另一方面是多次住院使其熟悉了就醫的秩序,要么覺得輕車熟路而輕視,要么覺得無所謂而忽視,因而導致其責任意識反而降低。但值得指出的是: 無論那種原因,這一結果可能揭示作為病人,其應有的責任意識的淡薄甚至缺乏。
人口特征中值得指岀的主要是文化程度和經濟狀況。文化程度越高,病人的遵守醫院秩序的責任意識越強,這一結果與一般意義上的消費者責任與其文化程度之間的關系是一致的['8-201,其不僅是文化程度者的思想覺悟高,而且也是文化程度高者理解能力強。相對經濟狀況“很差”的病人而言,經濟狀況“一般”和“較好”的病人,其責任意識更高,其也與一般意義上的消費者責任與經濟狀況之間的關系是一致的t18-201,但經濟狀況“很好”的病人,其責任意識則并不高,這可能是經濟狀況“很好”的病人因其很富有而容易滋生挑剔心理(眼光高), 因而其責任意識反而低下。
3. 2研究的局限性
本研究的局限性主要有兩點:一是樣本應答率,本研究沒有采取行政方式來提高應答率,因為這樣雖然降低了選擇偏移,但同時會帶來因誘導而導致的測量偏移;另外,值得指出的是類似的低應答率在其他全國性的醫療衛生專業人員調査中是比較多的,且本研究低的應答率與國內一些高應答率的樣本在人口學指標上是比較一致的皿-勿;二是考慮到病人填寫多條目問卷的可行性及質量保障,在參考相關文獻的基礎上⑴), 對病人遵守醫院秩序的責任意識測量采用的是單條目測量,其結果推導需要謹慎,有待后續深入驗證與完善。
3.3小結
權利和義務(責任)如同硬幣的正反面一樣不可分割,對任何人任何行業,權利可以放棄,但責任不能放棄。患者在重視其權利的同時,不應該忽視其相應的責任。本研究可能提供了第一個全國三級綜合醫院的大樣本的病人遵守醫院秩序的責任意識的實證數據,有近1/5的患者遵守醫院秩序的責任意識缺乏(不知道/無)或低(很低/較低),應引起全社會的重視。病人對醫護人員的尊重和信任對其責任意識的影響不僅提示了專業技術人員的個人行為的作用,也揭示了醫院的相關管理政策的重點對象。病人的住院次數及其家人/親戚中從事醫護工作的人數對其遵守醫院秩序的責任意識的影響則提示病人教育相關內容和方式調整的必要性。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