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10-30所屬分類:護理職稱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目的:分析護理干預對手術室切口感染的預防價值。方法:選擇本院中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間收治的76例手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數字隨機法將所有患者分為兩組,分別命名為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中均包含38例患者。對照組進行常規護理,實驗組實施護理
摘要:目的:分析護理干預對手術室切口感染的預防價值。方法:選擇本院中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間收治的76例手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數字隨機法將所有患者分為兩組,分別命名為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中均包含38例患者。對照組進行常規護理,實驗組實施護理干預。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和恢復情況。結果:實驗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組明顯更優,且切口愈合時間和術后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術后感染情況低于對照組,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將護理干預應用于手術室中,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促進切口愈合速度,減少術后切口感染情況,是一種有效的護理方式,具有較高的臨床運用價值。
關鍵詞:護理干預;手術室;切口感染;護理效果
切口感染主要是因為病菌侵入身體,導致組織損傷性的病變反應。當身體機能被病原體入侵后,會調動身體的所有細胞來對抗有害細菌,等待恢復機能的穩定[1]。而病原體侵入后是否會引起感染,主要根據病原體的有害性和身體機能的抵抗力及免疫力[2]。切口感染會影響傷口愈合速度,而護理干預是為促進患者康復而采取的各種護理措施,是以臨床豐富的醫學知識為基礎展開護理。本次研究中,選擇本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間收治的76例手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究護理干預對手術室的預防效果,并取得一定成果,現總結報告如下:
1一般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中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間收治的76例手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數字隨機法將所有患者分為兩組,分別命名為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中均包含38例患者。其中對照組男性患者16例,女性22例,年齡25-55歲,平均年齡(36.8±6.9)歲,實驗組男性患者21例,女性17例,年齡21-48歲,平均年齡(35.1±6.2)歲。所有患者在性別、病情、手術等一般資料顯示均無明顯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方式,其中包含常規的消毒、宣教手術需注意的事宜等。實驗組實施護理干預,具體方式如下:
1、嚴格消毒,首先護理人員應明確殺菌消毒的重要性,養成消毒的習慣和觀念尤為重要,這對手術順利完成和患者的健康起重要作用。建立管理小組,定期培訓及指導正規的操作流程,加強護理人員的責任感,定時抽查護理人員是否按規定消毒處理,定期清洗手術室內物品。
2、術前護理,護理人員應嚴格遵守護理的操作流程,需接觸患者皮膚時戴無菌手套,禁止直接接觸患者皮膚,告知患者消毒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預防切口感染。提高患者的預防意識,明確了解護理干預的重要性,使其積極的配合治療。術前指導患者徹底清潔皮膚,減少覆蓋于皮膚表面的細菌,如手術部位需剔除毛發,除去后對皮膚進行清潔消毒,防止表皮損傷引起切口感染。將手術需要準備的物品備好,避免手術時間過長造成感染。
3、術中護理,在實施切口之前,盡量減少手術室內人員走動,保持手術室空氣清潔,將需手術的皮膚遮蓋好,將周圍組織用紗布進行隔離,防止切口感染,縫合前和需延伸切口時應再次進行消毒,術后徹底清潔消毒手術室,將感染率降到最低。
4、飲食干預,部分患者感染是由飲食不當引起的,所以還需應對患者進行飲食干預,在保持患者飲食清淡的前提下,注意營養和蛋白質的攝入,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禁止吸煙、喝酒。多吃易消化食物,防止便秘引起傷口裂開,導致感染。
1.3 評價標準
采用本院自制的表格根據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和恢復情況進行對比。
1.4 統計學方法
所有患者的臨床基礎資料均用統計學軟件SPSS17.0或是SPSS19.0處理,其中總有效率與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等計數資料用率(%)的形式表達,數據采取卡方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的形式表示,并采取t檢驗,若p<0.05,則證明統計學意義存在。
2結果
2.1 實驗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明顯優于對照組,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2.2 實驗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切口愈合時間和術后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且術后感染情況低于對照組,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2
3討論
造成切口感染的原因繁多,其中包含:1、未嚴格按規定消毒殺菌;2、使用損壞的手套或未戴口罩;3、對患者皮膚清潔消毒不到位;4、手術時未及時止血,切口不整齊,手術操作不規范,手術時間過長;5、患者免疫力和抵抗力差;6、換藥時操作不當等[3]。所以在進行護理干預時,應當將以上幾點納入患者的護理工作中。但就目前來說,常規護理方案難以從各個角度滿足患者的抗感染需求,導致手術后切口感染的發生率較高,所以在制定護理方案時,應當選擇合適的方案對患者進行護理,才能保證護理效果[4]。
相關知識推薦:醫學評副高需要SCI論文嗎,怎么發
護理干預能根據患者的身體情況、護理專業知識制定護理干預一系列措施,包括創造良好的恢復環境、專業的康復技能、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指導、心理健康引導等方式,能有效防止并發癥的發生,加快患者的恢復情況[5]。
綜上所述,將護理干預應用于手術室中,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促進切口愈合速度,減少術后切口感染情況,是一種有效的護理方式,具有較高的臨床運用價值。——論文作者:丁澤蘭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