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9-07-29所屬分類:教育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傳統游戲作為我國特有的文化,對兒童的身心、智力、身體素質的發展都有重要作用。然而隨著社會進步、人們思想的改變,傳統游戲已經逐漸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中,取而代之的是無數的電子游戲以及電子玩具,兒童失去了游戲最珍貴的特征真實。因此,本研究通
摘要:傳統游戲作為我國特有的文化,對兒童的身心、智力、身體素質的發展都有重要作用。然而隨著社會進步、人們思想的改變,傳統游戲已經逐漸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中,取而代之的是無數的電子游戲以及電子玩具,兒童失去了游戲最珍貴的特征——真實。因此,本研究通過探尋傳統游戲存在的困境,尋求解決困境的策略,使兒童更好地融入生活,促進兒童更好的發展。
關鍵詞:傳統游戲,困境,兒童
1傳統游戲的困境
傳統游戲作為我國的特有文化,隨著社會的發展已經逐漸消失在我們的視野中,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因素引起的。
1.1電子游戲與玩具對傳統游戲的沖擊
隨著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電子產品侵占了我們的生活。其中,電子游戲、電子玩具呈現色彩鮮艷、內容豐富、趣味性較強等特征,沖擊著傳統游戲。許多家長看中電子游戲、電子玩具的便利性、益智性,以及家長自身對電子產品的偏愛,便逐漸放棄了傳統玩具而選擇為孩子購買現成的不需要兒童發揮想象就可以得到的游戲玩具。兒童在玩耍的過程中很難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去改變玩具的結構,久而久之,就會挫傷兒童玩游戲的積極性,對兒童的自信心建立造成消極的影響,不利于兒童的成長。
1.2城市化與獨生政策對傳統游戲的沖擊
傳統游戲大多為集體性游戲,需要足夠的小伙伴以及空間。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伴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如今的城市已不再是過去的小平房以及胡同院子,取而代之的是一棟棟高樓大廈,道路車水馬龍,留給兒童活動的場地越來越少了。
并且隨著高樓不斷修建,人們的交往方式與生活方式也由原來的鄰間相處變成了現在的獨立封閉,兒童大多時間都是處在狹小的空間中,再加上獨生子女政策的實行,家中的孩子也從過去的三五成群變成現在的獨生子女,讓本來就失去社會活動環境的兒童失去了家庭或家族內部血緣關系的天然玩伴。缺少游戲玩伴以及游戲空間逐步走向單一封閉,間接導致了兒童之間的交流減少,使傳統游戲逐漸沒落。
1.3社會教育超前對傳統游戲的沖擊
過去兒童擁有足夠的游戲時間和游戲場地,他們的天性得到釋放,傳統游戲因此得到了更好的發展,而隨著時代的進步,升學壓力越來越大,有的家長甚至不給孩子玩耍的時間,讓他們除了在學校學習,課余時間還還要進行各種補習活動,兒童學習的時間越來越多,出去玩耍的機會越來越少,作業與功課成了壓倒一切、占據兒童課余生活第一位的事情,把玩擠到了近乎于無的程度。陳鶴琴認為:游戲是兒童的生命。但在現實生活中兒童的游戲時間被剝奪、被打斷,兒童生活在沒有游戲的世界里,致使兒童世界充滿了灰暗與痛苦。
1.4過度保護兒童對傳統游戲的沖擊
在家里,家長為了免于孩子受傷,從而把他們禁錮在自己的視線范圍之內,限制他們自由外出,甚至限制他們與其他孩子來往,長此以往,兒童之間逐漸遠離,無法開展游戲。在學校,出于安全考慮也會限制學生在學校的活動,比如規定學生下課時不能跑跳、不能追逐,甚至不許學生上學早到和放學滯留,甚至不會留出時間讓他們進行自由游戲,讓他們不管是在家或是在學校,游戲的權利都被剝奪了,致使兒童不能通過游戲發展身心,建立良好的同學關系。
2促進傳統游戲發展的策略
游戲是兒童最應該做的行為,兒童通過游戲了解社會,發展身心。我們應該認識到游戲對兒童的價值,積極給兒童提供一個輕松、自由的活動空間,給兒童營造一個舒適的游戲學習環境。
2.1社會:為兒童提供良好的傳統游戲平臺
社會應試圖從現實情況出發,搭建豐富多樣的游戲平臺,為兒童的游戲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如可將傳統游戲與幼兒園一日活動結合或加入到中小學生每天的課外活動中,既達到鍛煉的目的,又推廣了優秀的傳統游戲。同時公園和社區也可以為兒童搭建游戲平臺,公園的早晨會有很多鍛煉身體的老人,如踢毽子、抽陀螺等,可讓兒童多多參加,既可增進兒童之間的交流互動,又可以促進兒童健康人格的發展,起到鍛煉身體的作用;社區內可根據兒童年齡特點,設置不同區域的游戲區間,定期組織競賽和傳統游戲表演活動,讓兒童擁有更多的游戲渠道和空間,促進傳統游戲的普及。
2.2學校:將傳統游戲與教學活動有效結合
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肩負起傳承傳統游戲的重要責任,掌握一些傳統游戲,組織兒童積極參加游戲,為此教師可在區角中設置傳統游戲的元素,比如翻繩游戲、棋類游戲、扔沙包游戲等等,這樣兒童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進行選擇,更符合兒童的不同需求。也可將傳統游戲安排在兒童的一日活動中,如踢毽子、老鷹捉小雞等游戲,教師可以結合本班的教學目標開展活動,使教學目標在游戲中輕松地完成,同時也能讓兒童了解傳統游戲,使兒童得到更好的發展。
2.3家庭:更新家長的游戲觀念,對孩子游戲起到帶頭作用
對于兒童來說游戲就是學習,學習就是游戲。兒童通過游戲才能獲得最真實的體驗,而不是面對無盡的文字。因此家長不應該再以“學習至上”來要求孩子,應該將孩子放到大自然中,讓兒童在自然中游戲。盧梭曾說:大自然是兒童最好的老師,適當的游戲是對兒童健康成長大有好處的。家長應該起到榜樣示范作用,以積極的人物形象參與到孩子的游戲中。
對兒童進行正面的引導,讓兒童能跟隨家長的步伐越來越喜歡游戲,在兒童成長過程中,家長一定要帶著孩子一起玩,孩子只要在玩的過程中掌握了游戲技能并有了美好的體驗,對于他以后融入群體,與他們一起進行游戲是非常有幫助的。傳統游戲作為優秀傳統文化的一部分,給幼兒的健康生活添上了鮮艷的一筆,我們應將傳統游戲與兒童活動整合起來,讓兒童體會到我國的文化,也能讓兒童在游戲中健康地成長,更好地學習,社會的支持、學校的引導、家庭的教育對傳統游戲的回歸有著巨大的支持作用,我們應該團結各方力量,積極促使傳統游戲對兒童發展的影響。
參考文獻
[1]白潔.鄂倫春族傳統游戲的教育人類學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學,2007.
[2]羅紅輝.民間傳統兒童游戲的傳承與創新[J].學前教育研究,2014(11):67-69.
[3]何衛青.消逝的兒童文化——傳統兒童游戲引發的兒童文化思考[J].中國青年研究,2006(4):48-52.
[4]羅紅輝.幼兒園民間體育游戲存在的問題與解決對策[J].學前教育研究,2012(6).
幼兒教師評職知識:哪里能幫助申請學前教育課題
學前教育老師在晉升職稱時也需要課題的支撐,學前教育課題研究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很多老師對此并不了解,不知道應該如何申請課題,在這里小編給大家推薦期刊天空網,專業幫助眾多老師申請課題,而且多是國家級課題,對于職稱評審也是很有優勢的,很多老師都已經拿到了材料,成功評上了職稱,有需求的可以與我們的老師聯系,申請適合您的課題。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