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4-03-10所屬分類:護理職稱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本文利用病人平均等待時間、病床周轉率、病床利用率作為指標建立我們的模型,然后將我們用SPT算法建立的新的排隊方式,得出新的排隊方式可以降低病人的平均等待時間提高病床周轉率,具有更高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摘 要】本文利用病人平均等待時間、病床周轉率、病床利用率作為指標建立我們的模型,然后將我們用SPT算法建立的新的排隊方式,得出新的排隊方式可以降低病人的平均等待時間提高病床周轉率,具有更高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如果把臨時床位預算在總床位數量中,總床位數又能夠達到滿足急診的需求,急診工作基本持續運轉,做到在醫院投入產出的優化。為了達到滿意的綜合效益,究竟裝備多少張病床為宜,或者說該醫院各科室的住院規模以多大最合適。我們從醫院的角度出發,對于安排急診病人提出了設置急診留觀床位和在走廊設置臨時床位,為病人進行緊急救治和短期的觀察及治療,護理實踐與研究《國際護理學雜志》創刊于1980年,在全國護理界有較高的知名度,有穩定的作者群和讀者群。2006年由原《國外醫學護理學分冊》更名為《國際護理學雜志》,在原辦刊優勢的基礎上,增加了一次文獻的報道內容,使雜志的內容更充實、更全面、更具國際化。
一、問題的提出
在日常生活中,到醫院看病常會遇到排隊的情況,使得患者和醫院都很苦惱。關于病床需求量的討論一直是問題的中心和爭論的焦點。具體來說就是:一個醫院的各科服務情況如何?其綜合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總效益)如何?而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是醫院床位數優化涉及問題所包含的兩項主要指標。為此我們建立模型的評價指標依然是病人的平均等待時間、病床的(平均)周轉率、病床的(平均)利用率。應用最短路徑樹(Shrotest Path Tree,SPT)算法在FCFS的基礎上重新安排病人的住院時間。用以降低病人的平均等待時間;提高病床的周轉率,對于急診病人安排急診留觀床位以減少急診病人拒診現象。雖然計算量挺大,但是我們可以借助計算機很快地得到結果。這樣既提高了顧客的滿意度,又提高了醫院的資源利用率,取得了雙贏的效果。
二、最短路徑樹(Shrotest Path Tree,SPT)算法
SPT算法規則:(1)對同一天所有的患者按平均住院時間不減的順序排列順序,xj≤yj(j=1,2,······)。(2)對不同天住院的患者,將平均住院時間提前一個適當的天數排在平均住院天數較長的患者前面,目的就是縮小平均等待時間,即xj≤yj+a(j=1,2,······)a是一個適當的常數。(3)每當病床位有空閑,則在隊首的患者中選住院時間最短的病癥患者排到病房安排床位,若有多個病床位同時空閑,則選擇住院時間較短者。把按SPT算法得到的排序簡稱為SPT排序。對于SPT排序我們有下述結論:引理1:在SPT排序中,服務時間較小的任務較早開始服務。即任意兩任務A和B,如果完成服務A所用的時間小于完成服務B所用的時間,則A優先服務。證明:由SPT排序產生的過程直接可得引理結論。定理2對問題(1),SPT排序為最優排序。證明詳細過程請見參考文獻。SPT算法排序結果。根據我們的模型我們需要綜合考慮兩個數據——一個是對于某一種病癥患者的平均住院時間,另一個是患者已經在隊伍中等待的時間(用今天的日期減去患者的門診日期)。根據我們的分析我們這種排序方式就相當于是冒泡排序,理由如下:假設A、B兩位患者,A的住院時間是10天,B的住院時間是5天。如果我們只能同時服務一個病人。則若把A排在B之前,B需要等10天,則他們的平均等待時間是10/2=5天;若把B排在A的前面,A需要等5天,則他們的平均等待時間是5/2=2.5天。因為2.5<5所以我們選擇B排在A的前面。
三、實例分析
(1)急診病人。根據已知數據統計結果說明,外傷(即急診)患者不參與排隊,并且觀察數據可得,即使在有人排隊的情況下急診病人也可以馬上安排住院。又根據國家衛生部標準,醫院病床年平均利用率不得超過93%,我們可以劃分一適當的病床張數(具體劃分數量下面將給出具體數字和說明)只服務急診患者,并且這些床鋪在任何條件下都不提供給非急診患者.這樣既能達到國家要求,又能滿足急診患者需求。根據常規數據統計得:
(2)其他病人。符號說明:Ci:已經等待i天的白內障;Si:已經等待i天的白內障雙眼;Gi:已經等待i天的青光眼;Ri:已經等待i天的視網膜疾病;V:病床周轉率;Ra病床利用率;T患者平均等待時間。模型求解。根據我們的模型計算可得,對于無限長的時間,我們的排序達到一個穩等的狀態,并且呈周期性規律:
對于排序得到的新隊列我們可以給出一更容易理解的解釋:因為視網膜疾病一般需要住院12天,白內障疾病需要住院5天。所以在安排即將住院患者的時候可以考慮將比視網膜疾病患者晚來七天以內(不包括七天)的白內障患者優先考慮。這樣子雖然視網膜疾病患者的排隊時期延長了,但是白內障患者的排隊時間大大縮短,達到了縮短平均等待時間的目的。我們根據第二天擬出院的人數得知了第二天安排住院的人數,然后我們從隊列中數出相應的患者數量安排他們住院。
在實際工作中,尤其是在經濟條件相對困難的醫院,為緩解急診床位的不足又能服務患者,醫院在住院處走廊上設置臨時床位,為病人進行緊急救治和短期的觀察及治療是可行的。從理論上來說,臨時床位的數量是無限的,但在實際上,受到物論文聯盟資設備、工作人員的工作負荷等限制,臨時床位的最大值在3張左右。但是臨時床位只是權宜之計。資料表明,病人可以在走廊上等待的最大忍受上限平均是2.4天,但每天都有病人出院,所以完全有足夠的資源使急診病人得到充分的安排。
對于一個正在運行中的醫院,添加病床數,或者醫生數都存在很大的不現實性,這些都牽涉到整個醫院的運行,對于一個科室我們更需要考慮的是如何合理利用醫院的資源,服務更多的病人,讓病人滿意。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