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5-13所屬分類:醫學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在健康老齡化背景下,醫養結合養老服務是目前的新型養老方式之一,符合健康中國戰略的核心要義。為此本文梳理了近幾年關于醫養結合的相關文獻以及各地區醫養結合養老服務發展模式,對醫養結合養老服務目前發展所面臨的挑戰及改進方法進行了分析總結,
摘要:在健康老齡化背景下,“醫養結合”養老服務是目前的新型養老方式之一,符合健康中國戰略的核心要義。為此本文梳理了近幾年關于醫養結合的相關文獻以及各地區醫養結合養老服務發展模式,對醫養結合養老服務目前發展所面臨的挑戰及改進方法進行了分析總結,以進一步優化醫養結合養老服務。
關鍵詞:健康老齡化;醫養結合;養老服務;模式
據相關統計資料[1]顯示,我國目前在六十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已2.5億人,預計到2050年,將達5億。因此面對不斷上升的老年人口數量,需要更加積極的構建養老、敬老以及孝老的政策體系和社會環境,進一步積極推進醫養結合,從而在最大程度上加快老齡事業和產業發展[1]。在目前養老服務中,“醫養結合”作為新型養老方式之一,可通過將養老資源以及醫療資源進行有機結合從而有效彌補以往傳統養老服務模式中的醫療健康服務供給“真空區”的不足,從而進一步加快實現提高老年人口生活質量以及生存年限,促進老年人口健康老齡化的目標[2]。
1健康老齡化內涵及理論解釋
健康老齡化主要從兩個方面作為出發點,一是老年人口的壽命質量,二是老年人口的壽命長度。在盡可能的減輕其帶病生存的基礎上,來將其生命長度進行盡可能的延長。通過人文關懷來盡可能的滿足老年人口生理以及心理的更高層次需求,改善老年人口的生命質量,使其不僅能夠參與到基本的社會生活中來,同時還可以在社會中得到一定認同,發揮其價值[2]。目前人口老齡化問題已近不單單是我國所需要面對的問題,同時也是全球各個國家所需要面對的問題。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世界衛生組織就在對提升老年人口生命質量的問題上,提出了健康老齡化,健康老齡化的核心就是從提高老年人身體健康狀況以及加強醫療保障服務開始,保障老年人身心健康得到有效提升,以減少患病概率的同時盡可能延長其健康生活期限,使其能夠良好的適應社會[2]。醫養結合作為促進健康老齡化的重要途徑之一,其在我國起步發展相對較晚,缺乏足夠經驗。因此進一步深入研究醫養結合養老服務的優化,對建設健康中國具有重要意義。
2醫養結合養老服務模式
2.1醫養結合養老服務的內涵
醫養結合養老服務是實現健康老齡化的一條重要途徑,所謂醫養結合,就是指將醫療資源和養老資源進行有機結合,從而彌補單一養老資源中的健康照護“真空區”[2-3]。也就是說,拋去基本的養老照料,醫療資源可為老年人口提供相關的疾病篩查診治以及保健教育和健康管理等一系列醫學相關服務,實現老年人口有病治病,無病療養的目的,從而有效提高老年人口的整體壽命質量[3]。
2.2醫養結合養老服務模式特點
醫養結合養老服務模式特點主要為高標準的養老護理結合專業的醫療康復護理,不僅需要讓入住的老年人得到科學有效的全方位服務,同時還要兼顧家和醫院的雙重職能,通過和大型三甲醫院合作,利用其在醫療護理經驗上的優勢以及其在醫療設備核心業務領域的專長,共同打造出醫療康復、養老服務、護理培訓、社工管理的職業人才隊伍,從而為老年人提供更加專業化以及標準化的養老服務。
新型醫養結合養老服務模式需要具備完善的適老化設施,例如根據老年人的需求設置單人間以及夫妻房等,在房間內不僅需要配備智能馬桶以及智能呼叫系統等,同時還需要配備全方位安全扶手等無障礙適老設施,使得老年人的生活更加便捷安全。除此之外,各種醫療設備也需要配備齊全,成立專門的護理院,將養老資源和醫療資源相結合,設置內科、康復醫學科以及中醫科等,同時成立專門的護理部、統計科以及院感辦等職能科室,建設一流的醫養結合服務機構,以為老年人的健康保駕護航。
除此之外,為進一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養老護理院可以為老年人提供個性化供餐服務,例如集體配餐和個性點餐相結合,充分滿足不同老年人的味蕾需求。而在休閑娛樂方面,除了定期為老年人舉辦文藝演出之外,還可以在養老護理院開設書畫室、棋牌室、手工室以及電影院等,以充分滿足不同老年人的精神娛樂需求,幫助其提高養老生活品質。
相關論文推薦閱讀:醫養結合服務標準化建設的SWOT分析
3促進醫養結合養老服務發展策略
3.1加強立法工作、完善監督體系、加強人才培養
首先需要進一步加強立法工作,完善的法律體系支撐是推動養老事業發展的保障[5]。通過法律法律為養老政策的制定者提供相關的法律依據,從而確保老年人口合法權益得到有效保障,同時也使得相關機構的工作開展能夠法制化以及規范化。其次需要進一步完善監督體系,相關部門應該加強溝通銜接,提高對醫養結合養老服務機構的監管力度,強化醫保資金使用監測,以在最大程度上防止醫保資金的濫用以及非法套取。最后需要進一步完善人才培養機制,由于醫養結合養老服務模式的推進,需要大量人才作為支撐,而目前在勞動力市場中,照護人員素質良莠不齊,致使照護水平得不到有效保障。因此需要進一步提高專業照護人才培養力度,從而盡可能的滿足老年人口的照護需求
[5]。
3.2橫縱整合資源實現強強聯合
在橫向上各個部門需要團結一致,積極建立統一的信息交流平臺以及統一的服務渠道,這樣不僅能夠使老年人口的醫療信息以及養老信息資源得到共享,同時還可以進一步實現醫療資源和養老設施資源共享[4-5]。而在縱向上則需要做好層級發展,鑒于不同年齡階段的老年人口,其養老需求以及醫療服務需求也會存在一定差異化,因此應該進一步做好老年人口需求等級評估體系[5]。對于生活自理能力正常,同時健康風險不高的老年人,在其進行養老服務時,可以定期為其提供醫養服務;而對于喪失生活自理能力,以及健康風險高的老年人口,可在三級醫院為其設立專門的養護床位,同時為其提供針對性的醫養服務。
3.3建立多元長期投融資體制
醫養結合政策制度的實施,需要以穩定的資金基礎以及融資渠道來確保其可持續性的開展[5]。政府在前期需要起主導作用,注重資金投入的多元化,積極完善資金投入補貼機制,進一步提高財政支持力度,將醫養結合納入年度預算中。除此之外,由于醫養結合牽涉面廣,政府單方面的努力遠不夠支持其長遠發展,還需充分發揮社會及市場力量,通過稅收優惠等方式鼓勵社會組織參與醫養照護項目投資上來,吸引民間資本為醫養結合的開展進行助力,同時進一步開拓多元化的融資渠道,以進一步保障醫養結合發展資金鏈條的長期可續性。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