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4-09所屬分類:醫學職稱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目的:探究鎮靜治療ICU危重患者應激反應的影響。方法:選取收治的ICU危重患者80例,進入ICU病房后所有患者均焦慮煩躁,給予鎮靜治療,隨機平均分為咪唑地西泮組和丙泊酚組。咪唑地西泮組給予咪唑地西泮聯合芬太尼給藥;丙泊酚組給予丙泊酚聯合芬太尼給
摘要】目的:探究鎮靜治療ICU危重患者應激反應的影響。方法:選取收治的ICU危重患者80例,進入ICU病房后所有患者均焦慮煩躁,給予鎮靜治療,隨機平均分為咪唑地西泮組和丙泊酚組。咪唑地西泮組給予咪唑地西泮聯合芬太尼給藥;丙泊酚組給予丙泊酚聯合芬太尼給藥。采用Ramsay鎮靜評分標準給予評分。結果:與鎮靜治療前,兩組患者在治療后12h、24h血糖(Glu)、促腎上腺皮質激素(ACTH)濃度、血清皮質醇(Cor)均明顯下降,兩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鎮靜治療前比較,兩組患者在治療后12h、24h,胃液pH值均明顯增高,兩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ICU危重患者行鎮靜治療,會明顯降低患者的應激反應,可以有效預防患者可能出現的一些危急情況,使患者輕松、安全地度過危險期。
[關鍵詞】鎮靜治療;ICU危重患者;應激反應
重癥監護病房(ICU)的監護護理中,患者會因病房陌生環境、疾病疼痛、交流障礙、對家人的思念等產生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做自拔氣管插管、引流管等一系列應激反應行為,對患者自身造成創傷,甚至危及生命…。為此對ICU患者行鎮靜治療,可以有助于降低患者應激狀態,減輕焦慮心情,從而改善患者舒適度,提高患者的安全感口。]。為此文章將探究廣東省農墾中心醫院8O例行鎮靜治療的ICU危重患者的應激反應,取得了較好的治療效果,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l_1一般資料:選取2010年9月~2011年9月期間收治的ICU危重患者80例,男47例,女33例,年齡24~78歲,平均(55.7±4.3)歲。其中ARDS20例,腦梗死18例、COPD17N、腦出血l6例,急性胰腺炎8例,癲癇1例。進入ICU病房后所有患者均焦慮煩躁,給予鎮靜治療。隨機平均分為咪唑地西泮組和丙泊酚組,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Ramsay評分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O.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咪唑地西泮組給予咪唑地西泮聯合芬太尼給藥。咪唑地西泮靜脈滴注2~3mg,根據患者具體情況,進行Ramsay評分,視評分凋整給藥速度,將評分控制在2—5分之間,每小時調整一次,每次增減0.02mg/(kg·h),芬太尼0.02mg/h。丙泊酚組給予丙泊酚聯合芬太尼給藥。丙泊酚靜脈滴注0.5~1.0mg,根據患者Ramsay評分情況適度調整用藥,將評分控制在2~5分之間,每小時調整一次,每次增減10mg/h,芬太尼0.02mg/h。
1.3鎮靜評分:采用Ramsay鎮靜評分標準:①清醒狀態:患者焦慮煩躁,表現出躁動行為,評分值為1分;患者安靜、有定向力,配合醫生治療,評分值為2分;患者對醫生指令有反應,評分值為3分;②睡眠狀態:輕拍患者眉間或大聲聽覺刺激有敏感反應,評分值為4分;輕拍患者眉間或大聲聽覺刺激有遲鈍反應,評分值為5分;輕拍患者眉間或大聲聽覺刺激沒有反應,評分值為6分。
1.4觀察指標:觀察患者鎮靜治療前、鎮靜治療12h、24h監測患者靜脈血糖(Glu)、促腎上腺皮質激素(ACTH)濃度、血清皮質醇(for)、胃液pH/d~。1.5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11.5統計軟件包分析,數據以均數±標準差(孟±)表示,采用)(檢驗。
相關期刊推薦:《吉林醫學》雜志是由吉林省衛生廳主管,吉林省醫院主辦,吉林省醫學會承辦的綜合性醫學學術期刊。1958年創刊,2010年起改為旬刊。辦刊宗旨為面向臨床,突出實用性與綜合性,刊物以欄目設置活躍,提供多種服務為辦刊特性。
2結果
與鎮靜治療前比較,兩組患者在治療后12h、24h血糖(Glu)、促’腎上腺皮質激素(ACTH)濃度、血清皮質醇(Cor)均明顯下降,兩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與鎮靜治療前比較,兩組患者在治療后12h、24h,胃液pH值均明顯增高,兩組問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l。
3討論
咪唑地曲泮和丙泊酚是Icu臨床中最常應用的鎮靜藥物,咪唑地西泮能夠對中樞神經具有抑制作用,可降低患者應激反應;丙泊酚可,抑制ACTH釋放、Cor分泌,從而達到抑制患者應激反應。在鎮靜治療下,改善患者黏膜血液供應,減少應激發生。應激反應的臨床特征表現在,當應激反應刺激于患者機體,會直接或間接的增~HACTH敏感性,引起Cor升高,從而造成機體內分泌代謝反應。胃酸增高會刺激應激反應,當胃液pH值<3.5時,會引起應激,當pH值>4時,一直胃蛋白酶活性;pH值>6,增強血小板聚集,有效防止血栓溶解。為此對Icu患者應控制胃液pH值≥4。
在X~ICU患者行鎮靜治療前,要對患者講解鎮靜治療的必要性,較少患者思想負擔,以此減少躁動,有利于接下來的治療和監測]。ICU患者理想的Ramsay評分最好維持在2~43-J",使患者即可安靜地保持入睡狀態,又容易被醫生喚醒。若評分為1分,鎮靜效果不佳,患者處于焦慮、躁動狀態;評分在5~6分之問,鎮靜效果過深,則會給患者產生一系列病理生理學的改變,引起其他并發癥。
本文研究中,80例患者行鎮靜藥物前Glu、Cor和ACTH均處于較高水平,經過鎮靜治療后,Glu、Cor和ACTH均H月下降,研究發現鎮靜治療對應激反心具有顯著的抑制作用。同時胃酸pH值在鎮靜治療較低,經過鎮靜治療后,胃液pH值明顯升高,研究結果表明,鎮靜治療可使胃液pH值升高,預防應激作的發生
綜L所述,塒1CU危重患者行鎮靜治療,會明顯降低患者的應激反應,町以有效預防患_者能出現的一些危急情況,使患者輕松、安地度過危險期。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