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4-20所屬分類:醫學職稱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目的:研究高頻與低頻超聲聯合在急性闌尾炎診斷中的應用效果分析。方法:選擇我院2016年1月-2019年1月診斷的急性闌尾炎患者2488例,根據診斷方式差異分為兩組均1244例,其中對照組實施低頻超聲,研究組在此基礎上實施高頻超聲,觀察兩組患者診斷準確率
摘要:目的:研究高頻與低頻超聲聯合在急性闌尾炎診斷中的應用效果分析。方法:選擇我院2016年1月-2019年1月診斷的急性闌尾炎患者2488例,根據診斷方式差異分為兩組均1244例,其中對照組實施低頻超聲,研究組在此基礎上實施高頻超聲,觀察兩組患者診斷準確率。結果:研究組診斷準確率高于98.15%,高于對照組89.47%,差異顯著,P<0.05。結論:對于疑似急性闌尾炎的患者可采取高頻與低頻超聲聯合檢測,臨床診斷準確率較高,有利于患者及時進行診斷,值得應用。
關鍵詞:高頻超聲;低頻超聲;急性闌尾炎
急性闌尾炎是一種常見的外科疾病,并且該疾病的原因很多。大多數具有典型癥狀的急性闌尾炎易于診斷,但在以往研究中,超過一半的急性闌尾炎患者沒有典型的臨床癥狀和體征[1],因此,臨床表現差異大,誤診率也相應增加;部分患者可有胃腸道癥狀,腹痛幾小時后疼痛轉移至右下腹,并導致右下腹長時間疼痛。隨著醫療衛生標準的不斷提高,超聲診斷已逐漸成為應用于急性闌尾炎的診斷方法之一,具有可靠的準確性[2]。本文通過將高頻與低頻超聲納入研究,內容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抽取2488例于2016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進行診斷的急性闌尾炎患者,根據診斷方式差異分為兩組均1244例。其中對照組:女性635例,男性609例,年齡為28天-91歲,平均年齡為(19.58±6.25)歲;研究組:女性663例,男性581例,年齡為30天-88歲,平均年齡為(19.56±6.65)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之間,無明顯差異,P>0.05,可進行研究。均出現急性闌尾炎相關癥狀,所有患者或其監護人知曉本文研究且愿意參加;排除存在闌尾手術史的患者,對超聲存在禁忌癥者。
1.2方法
患者取仰臥位或左側臥位,患者需要配合呼吸與體位變化。其中對照組實施低頻超聲,頻率范圍為3.5-5MHz,選取凸型陣頭;研究組實施低頻超聲聯合高頻超聲,高頻超聲頻率范圍為7.1-10MHz,選擇線陣探頭,以臥位痛點加壓觀察患者闌尾的結構,并記錄所有患者闌尾管腔的形態,組織內出現的回聲,炎癥情況與管壁的厚度。
1.3觀察指標
其中管腔內多見混濁液體,部分腔內可見排泄物梗阻與少量氣體,加壓闌尾不會改變基本形態、不滑動,腔內容物無變化可確診[3]。記錄所有患者診斷準確率。
1.4統計學處理
本文所有數據均使用SPSS19.0統計軟件進行計算,其中Χ2用于檢驗計數資料,使用n(%)進行表達,t用于檢驗計量資料,采取均數±標準差(x±s)表達,根據P的大小決定文章數據是否存在差異,其中P<0.05表示數據存在統計學差異。
2結果
研究組診斷準確率高于98.15%,高于對照組89.47%,差異顯著,P<0.05,見表1。
3討論
急性闌尾炎是一種常見的臨床外科疾病,該病需要緊急治療,典型特征在于持續壓痛和反跳痛的典型特征。臨床上,超聲檢查是一種相對簡便準確的檢查方法,無放射性,更安全可靠,且經濟效益較好。在治療上,臨床大多使用手術,采取腹腔鏡與開腹治療的方式,將闌尾進行切除,改善患者疼痛的情況[4]。
超聲是診斷急性闌尾炎的重要標準,本文對低頻與高頻超聲診斷進行了比較,差異顯著。隨著超聲波檢查技術逐漸形成和改進,使用超聲診斷急性闌尾炎在國內成為具備較高的知名度,方法簡單,耗時少,可重復使用的方法,該方法價格適合公眾,使超聲診斷成為診斷急性闌尾炎的常用方法。急性闌尾炎的超聲診斷明確規定闌尾外徑≥6mm,闌尾周圍脂肪回聲呈炎性回聲變化,闌尾附件可壓縮性等是確定急性闌尾炎患者的重要標準。隨著我國超聲設備的不斷改進,超聲檢查闌尾炎的檢出率在臨床上不斷提高。而低頻率超聲能夠簡單的勘測周圍組織與闌尾之間的關系,在確定盲腸及闌尾周圍組織的關系后,配合高頻超聲,逐層加壓對闌尾的檢測,能夠更加徹底的進行診斷。在聯合高低頻超聲后,能夠顯示出闌尾的腫塊部位,確定腫塊的形態,而高頻超聲能夠通過血液運行的信號反應更加精準的超聲圖像,有利于臨床診斷。
推薦閱讀:醫學影像高級職稱評審論文材料
綜上所述,對于疑似急性闌尾炎的患者可使用低頻聯合高頻超聲診斷的方式,診斷準確率較高,值得應用。
SCISSCIAHCI